View Single Post
Old 05-23-2011, 02:07 AM   #1
hngk8888828
 
Posts: n/a
Default 3000点对应的30倍pe对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a股19年历

史上,指数始终在15-60倍PE波动。30倍PE对于A股属合理估值的中位。然而,当时钟进入2010年,当历史上支持A股高估 值的四大溢价(流通性溢价、流动性溢价、成长性溢价、封闭式溢价),已经或即将消失时,当A股面临逐步全面 与以20倍PE为高位的国际股市接轨时,30倍PE对于A股是否属高估值的高位?
  1.流通性溢价消失:2010年起大小非全流通下的估值
  非全流通溢价 ——> 全流通折价
  A股历史上高估值与大小非不流通密切相关。2010年大小非全流通必然导致价值向下重估。随大小非的分 批解禁,2007年9万亿流通市值支撑30万亿总市值对应的6000点,而2009年12万亿流通市值仅能 支撑20万亿总市值对应的3478点,2010年底则需要20万亿流通市值才能支撑20万亿总市值对应的3 478点?与3478点对应,2010年理论上需要8万亿增量资金,即使以近两年大小非平均三成减持率,也 需要2万亿增量资金承接,2万亿增量资金从何而来?增量资金不足,A股价格中枢波动区间只能下 移。 [金岩石:股票全流通将不支持高市盈率]
  2.流动性溢价消失: 2010年起流动性不足下的估值
  流动性溢价 ——> 流动性折价
  史无前例流动性过剩必然带来A股史无前例流动性高溢价,而流动性不足必然带来A股流动性折价。值得注意 的是,2009年初史无前例信贷带来A股增量资金内地热钱1万亿,3月以后海外热钱净流入千亿美元以上。2 010年无法再现这一增量资金规模。一方面,各国央行退出政策实施,将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阶段性调整,进而导 致中国乃至全球流动性收缩,一方面,中国对内地信贷热钱管制,以及美元阶段性升值可能导致海外热钱净流出, 这或许意味着2010年A股增量资金可能远低于2009年,A股不仅难以支撑14-20万亿流通市值,甚至可能2009年12万亿流通市值也难支撑?这或许意味着,2010年高点难以有效突 破2009年3478甚至高点低于3478。
  3.成长性溢价消失: 2010年起GDP中增长下的估值
  高增长溢价 ——> 中增长折价
  券商实话:2639点必破3478点没戏
  业内曾经流行一种观点,中国持续30年平均10%的经济高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2-3%经济增长,以及新兴经济5-6%经济增长,因此A股估值理应远高于其他国家股市。随着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因素(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 成本、低污染成本、低汇率、高外需)消失,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国经济将告别两位数高增 长。有券商预测中国经济短期维持8%长期维持5-6%L型增长,A股似乎再没理由享受相对于成熟股市与新兴股市的高溢价。
  4.封闭式溢价消失:2010年起开始逐步与国际接轨
  封闭式溢价 ——> 开放式折价
  A股历史上高估值是由于封闭式资金环境与市场环境形成的。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市场的建成以及逐步对 外开放。近年来,QFII及热钱介入,QDII出海,尤其是2009年开设创业板,2010年开设国际板, 完成红筹回归,以及面向内地资金的港股ETF推出。A股原有估值体系逐步分化。业内认为,A股30PE与P E14倍纽约股市比高估,但与PE30多倍的纳斯达克股市比合理,随着创业板的出台以及主板周期性企业成长 性大幅下降,原有的以高成长为基础的主板高估值体系(15-60PE),或分化为创业板(50-100PE),主板(15-30PE)两套估值体系,分别与目前30PE纳斯达克股市与14PE纽约股市估值体系逐步接轨。
  结语
  令人困惑的是,当媒体一致声讨PE100倍、相当于纳斯达克3倍的创业板泡沫时,而对PE30倍、相当 于纽约股市、印度股市泡沫2倍的主板泡沫为什么全力看多?究竟是A股主板低估创业板高估,还是 二者都高估?
  引文:迪拜危机和希腊危机都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迪拜危机是“暂时还不起钱”,希腊危机是“ 借不到钱”。 从两个经济体问题的根源看,政府在其中都难择其咎。
  2009年11月末,迪拜政府宣布其最大的“国有企业”迪拜世界集团持有的590亿即将到期的美元债务 暂停偿付。市场估计,迪拜全部债务为800亿美元,迪拜世界集团包揽了六成。消息一出,全球一片哗然,全球 股票市场大幅下挫,美元指数止跌反弹。2009年12月初,迪拜危机尚未平息,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将希腊 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 ,希腊陷入了主权信用危机的漩涡之中。
  在短短的两周之内,迪拜和希腊相继陷入了债务危机之中,不禁让人回味起一年前的金融海啸,担心两个国家 的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把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再次拉入危机的泥潭之中。迪拜和希腊危机是美国金融危机的 深化,还是新一波金融动荡的开始,引发了全球的普遍关注和担忧。
  迪拜、希腊“裸泳”戏弄世界
  迪拜危机是主权债务危机。迪拜原本是只有6000多人的沙漠小港,和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差不多。60年代 发现了储量可观的石油,迪拜开始了腾飞之路。由于石油储量相对有限,迪拜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经济结构转 型,从石油及其相关产业为主导向旅游、商业地产、金融、港口等产业转型,实现了从能源依赖型经济向高度外向 型经济升级,迪拜成为了具有150万人口的沙漠“明珠”。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迪拜房地产行业呈现出一片极度繁荣的景象。在金融、航运、港口、旅游等产业长 足发展之际,迪拜的商业地产节节攀升,成为全球重要的地产投资地。迪拜的帆船酒店、棕榈岛和世界岛是全球最 为奢华的地产项目,即将竣工的迪拜塔更是以818米、160层成为全球最高建筑。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由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必须去杠杆化,贷款机构也开始收缩流动性,这引发了全球主 要资产市场大幅下挫。在这个背景下,迪拜的高端房地产遭遇了困境,大量买家的快速退出重挫了迪拜房价。根据 德意志银行的研究,迪拜房地产价格从2008年高位下跌了五成,估计仍有下跌空间,“迪拜塔”附近中心区的 房价更是下挫了七成。房地产价格下挫直接引发开发商的收支困难,这才导致迪拜世界集团的债务危机。迪拜世界 公司是迪拜三大“国有企业”,迪拜世界集团的危机就升格为“主权债务危机”。
  希腊危机是主权信用危机。希腊在上世纪末和21世纪以来的经济状况和财政状况一直处于较差的状态。20 01年希腊加入欧盟,而加入欧盟的一个硬性条件是加入之前三年的财政赤字GDP占比不能超过3%。后来欧盟 发现希腊在财政赤字上作假。为了能加入欧元区,希腊提供了虚假的财政数据,1998年财政赤字占GDP为4 .1%,而报告仅为2.5%;1999年赤字占比是3.4%,而报告仅为1.8%。
  由于希腊政府“低估”了财政赤字水平,加上举办奥运会的赤字(91亿美元),希腊政府的财政状况进一步 恶化。在希腊的产业结构中,旅游、航运、文化和农业等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占比约为20%。受金 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旅游市场大幅萎缩,尤其是欧美国家到希腊旅游的业务大量减少,这直接冲击了希腊的旅游业 和相关产业。希腊经济进一步陷入低迷,财政状况继续恶化。
  由于财政状况不佳,希腊在2009年5月份就遭遇了市场的质疑。后来由于背靠欧盟和欧洲中央银行,希腊 紧张局势得到一定的缓解。不过,经过半年的发展,希腊的财政赤字没有任何改善。目前,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例升至12.7%,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升至113%。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成员国 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应超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市场对希腊主权信用 的担忧升级,惠誉将其主权信用评级调低至BBB 。
  全球经济刺激政策或延缓退出
  迪拜危机和希腊危机是全球经济刮起的两阵旋风,其对迪拜和希腊本身的影响较大,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 济的影响较小。迪拜危机和希腊危机都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迪拜危机是“暂时还不起钱”,希腊危机是“借不到钱 ”。两次危机仅仅局限于两个经济体内部,不会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更不会触发所谓的“第二轮金融 危机”。
  迪拜危机是由于迪拜世界集团过度借贷造成的资产负债错配,导致短期现金流问题。迪拜危机产生之后,全球 股市应声下挫,美元止跌回升,但是经过数日的市场调整,全球金融市场几乎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尤其是阿联酋 第一大酋长国阿布扎比宣布借款100亿美元给迪拜之后,全球股市甚至出现了冲高反弹行情。随着迪拜世界集团 还款能力的提高,迪拜债务问题将逐渐平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将弱化。迪拜危机不会对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 体系造成系统性冲击,危机的直接影响将大致局限于迪拜、阿联酋,其影响远小于雷曼兄弟公司的破 产。
  希腊危机是希腊国内的债务危机,是政府非审慎财政政策的结果,其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更小。 希腊最近10余年来的财政状况一直不好,引起了市场对其中长期公共财政的担忧,经济可持续增长受到质疑。希 腊短期内还不会遭遇“借不到钱”的问题,因为欧洲央行的抵押品评级最低暂定为BBB-,希腊主权评级仍然高于BBB-级,仍可以向欧洲央行贷款。到2010年年底,欧洲央行可以选择“维持优惠政策不变”,以为希腊提供融资便 利。目前,希腊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GDP占比略高于美国,但仍然大大低于日本,以欧盟财政赤字占比不高于 3%、公共债务占比不高于60%来衡量,可能过于苛刻。
  迪拜和希腊危机的出现将可能潜在地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此前,受益于金融市场反弹 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全球经济实现了缓慢复苏,政策界和学术界开始热烈讨论经济刺激政策的潜在风险以及 退出策略和时机。迪拜和希腊危机再次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许多潜在风险可能尚未显现,随着危 机继续深化,很多风险将会显现化,并对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扎 实。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和时机可能需要斟酌。
  “裸泳”闹剧背后的启示
  受全球金融危机深化的冲击,迪拜和希腊危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从内生角度出发,迪拜和希腊的问题却 有其必然性。希腊信用危机主要在于其政府长期非审慎的宏观政策和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性,迪拜危机则主要来自经 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问题。从两个经济体问题的根源看,政府在其中是难择其咎的。从国家投资、金融经济与实 体经济以及产业结构发展方面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脱离实际的大规模投资将隐藏巨大风险。迪拜和希腊都是开 放的小型经济体,人均GDP水平较高,但是国家总体的经济实力并不强。为了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并拉动经济快速 发展,迪拜和希腊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希腊主要投资于旅游业及其相关的房地产,迪拜则大量投资于高端房地 产、金融和旅游。而这些国家层面的投资政策是非审慎的,其投资规模都超过了自身能力,最后其负债水平不断提 高,迪拜是以国有企业负债的形式出现,而希腊是政府大规模负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导致国际旅游业的 萎缩和金融行业的重组,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挫,最后导致迪拜、希腊等的地产、旅游和金融行业的调整,进 而引发债务或信用危机。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实体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空心化。以迪拜为例,迪拜通过发展房地产、金融等产业,极大地 促进经济增长,并逐渐形成了被小型开放经济体视为标杆的“迪拜模式”。一般地说,迪拜模式被认为是,依托房 地产、金融、高档旅游等高速发展的行业,依靠高杠杆操作,寻求过快的经济增长。该模式实际上是以虚拟经济拉 动实体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得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现实需求,经济虚拟化或资本化。
  最后是房地产泡沫风险。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为了复苏经济,全球经济体多实行了宽松的 财政与货币政策,房地产业成为重要的一个支柱产业。在过去4-5年中,迪拜的地产开发耗资超过3000亿美元,其房地产发展达到了疯狂的地步,房价大幅攀升,2008年 高端地产每平方米价格超过10万美元。由于迪拜房产首付比例很低,投机氛围极浓,房地产市场转变为一个资本 品市场,泡沫风险逐步累积。
  对于中国而言,迪拜和希腊虽与我相隔万里,但是其危机的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一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中 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要求、自身要素禀赋和内外条件制约,扬长避短,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而不能一味追求 高速增长。二是注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平衡,严防房地产泡沫。如果房地产行业是满足投资或投机需求,那一 定程度上就成为一个资产市场和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成为了泡沫经济,隐藏巨大的 金融风险。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虚拟经济应该尽可能地向实体经济回归。三是经济结构转型应该平稳推进 。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应综合考虑资本、技术、人口和国际环境等因素,有序有 力地推进,以防经济结构内部失衡。
  核心提示:美国华尔街专家近日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比起对资产价格的 高估,信用的过剩供应才是制造泡沫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地球上还没有一个地方的信用过剩供应程度能赶得上中国 。"英国《经济学家》也曾警告中国楼市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法制晚报1月10日报道 据韩国《朝鲜日报》昨日报道,“空头大师”查诺斯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 倍以上。”
  对冲基金 为卖空中国股票疲于奔命
  尽管全球经济陷入危机,但中国经济2010年有可能实现近10%的高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世 界的资金将涌入中国,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将会全线飘红。
  但也有人预测这种情况可能会突然终结,凭借“中国泡沫会破灭”的预测进行打赌。
  据《纽约时报》报道,部分对冲基金为了卖空中国的股份公司,正在疲于奔命。卖空是借入某公司股票抛出后 ,以低价重新回购赚取差价的投资手法。
  “空头大师”查诺斯2001年因准确预测美国能源企业安然会破产而一举进入华尔街巨富行列。他从200 9年夏天开始研究卖空中国企业股票的方法。
  中国不允许在股市进行卖空,并且严格限制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查诺斯说:“计划卖空(与中国需求相关的) 水泥、煤炭、铁矿石、建设相关企业的股票。”
  查诺斯此前因准确预测安然、泰科国际有限公司等优良企业的股价会暴跌而名声大噪,他在接受美国经济电视 台的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
  查诺斯强调:“比起对资产价格的高估,信用的过剩供应才是制造泡沫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地球上还没有一个 地方的信用过剩供应程度能赶得上中国。”
  《经济学家》警告 中国楼市泡沫危险
  信用过剩也就是流动性过剩,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 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的危险。
  英国时事周刊《经济学家》也警告称,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经济学家》曾于2007年在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生之前多次发出警告。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终于爆发。
  在华热钱 至少有6000多亿美元
  房地产独立评论人牛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热钱是指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 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而不是以长期投资为目的,所以短期内房价被炒高以后,这些投资者有了盈利后肯定是要撤 走的,这是热钱的一大特点。
  牛刀说:“热钱早就在楼市和股市上都有投机。迪拜的热钱才600亿美元,这几年以来,滞留在中国的热钱 至少有6000多亿美元。如果这些热钱全部集中在一个时间出逃,产生的泡沫破灭效应会比迪拜严 重得多。”
  背景链接
  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迪拜危机
  据披露,过去4年多来,迪拜以建设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为目标,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 设项目。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估计目前债务总量达到了近8 00亿美元。
  在迪拜,工地遍布全城,而且动辄就是“世界最高”、“世界独有”或者身价百亿的项目。为了进行这些项目 ,政府与其所属开发公司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筹措投资资金。而这些投资无数的项目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盈 利,最终让迪拜一步步走上债务危机的道路。 3478会不会成为1664以来大B浪之大顶?答案很可能将于2009年12月揭晓。
  道理很简单,A股历史上大底与大顶,全部出现在10组神秘的83月周期(正负2个月)。而2009年唯 一一组83月周期在8--12月(81-85月)打开。
   1.A股历史上大底与大顶全部出现在10组神秘的83月周期
  1990年12月95大底, 1997年9月1025大底(81月),2004年8月附近时间之窗未产生拐点(1783大顶见顶回落途中 )。
  1992年5月1429大顶, 1999年5月1047大底(84月), 6月1756大顶(85月),2006年6月附近时间之窗未产生拐点(主升井喷途中)。
  1993年2月1558大顶,1999年12月1341大底(82月) 2006年12月附近时间之窗未产生拐点(主升井喷途中)。2013-2014年?
  1993年12月1044大顶,2001年1月2127大顶(85月),2007年10月6124大顶 (81月),2008年1月5522大顶(84月)。
  1994年7月325大底, 2001年6月(83月) 2245大顶,2008年6月(84月)3783大顶,
  1995年2月524大底,2002年1月1339大底(83月),2008年10月1664大底(8 1月)。
  1996年1月512大底,2002年11月 1348大底(2003年1月1311大底),2009年8月--12月3478顶 ?(或2009年10月--2010年2月大顶)?
   1996年12月855历史大底, 2003年11月(83月)1307大底,
  1997年5月1510大顶-2004年4月(82月)1783大顶--
  1998年8月1043大底-2005年6月998大底(82月)--
   2.2009年83月周期会不会失效?
  83月周期只是大顶大底产生之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A股历史上大顶大底,尽在83月周期。 但并非任一83月周期都会产生大顶大底
   。
  比如,以上10组83月周期,除最早启动的三组83月周期第三个时间之窗失效(对应量能非产生大顶大底 之天量地量,对应空间分别处于大跌与大涨途中窄幅整理形态,所以未产生大顶大底拐点),有三组83月周期同 时在2008年打开,对应5522(覆盖6124),3783,1664,三个大顶,一个大底。其余五组8 3月周期第三个时间之窗,将在2009,2010,2011,2012,2013各开一次外,因此,200 9年8-12月作为当年唯一打开第三个时间之窗的83月周期,成为多空必争之地,那么2009年83月周期,究竟提 示大顶还是大底?
  3.3478作为大B浪大顶初步确认。
   3478对应空间1664一倍涨幅,对应 7月31日 日成交金额创下3000亿历史天量。而3478对应的两周沪市周成交金额分别为12000亿和11000亿 ,为历史周天量水平
   鉴于A股历史上大顶大底全部出现在9组神秘的83月周期。若2009年9月2639为4浪底,5浪两选择, 或与1,3浪对称上涨3-4月,11、12月见5浪顶,若2010年8月(下一83月周期之始81月)见5浪顶,5浪历时 一年与1-4浪总长历时一年极不对称。而作为大C浪历时一年至2010年11-12月,恰与分别历时一年大A浪、大B浪对称。从大形态,998-6124上升历时两年半,6124-1664结束回调才历时一年极不对称,若2010年11-12月结束历时三年大体对称。
  2008年5月3783另一83月周期形成的大顶封杀A股上行空间,历史上83月周期8个大顶有效期至 少两年。3478一线数万亿套牢盘等解套,3800将引发6000亿已套了两年老基民赎回(引发基金主动抛 售或被动抛售)。更可怕的是,历史上对83月周期形成的大顶两次假突破均引发50%跌幅回调。
  5.如果3478成为大顶,A股可能二探1664。
  如果83月周期出现的3478成为大顶,意味着什么?
  其一,3478两年内无法有效突破,首先,A股历史上有10个大顶都落在这83个月周期之上。1992 年5月1429,1993年2月1558,1993年12月
   1044,1997年1510, 2001年1月2127,2001年6月2245, 2004年1760, 2007年10月6124,2008年1月5522,2008年5月3783。在少则两年,多则五六
   年内无法有效突破(其中仅1044,2127,见顶几个月后一度被短暂小幅突破),显示83个月周期大顶作 为长期顶的神奇。
  其二。3478回调时间至少一年,回调幅度30-70%。A股历史上83个月周期之上10个大顶见顶后引发回调少则30,多则50-70%。且13个大底全部出
   现在9组神秘的83月周期。下一个83个月周期为2010年8-12月(81-85)。其后调整方式有两种,83月周期出现的3478成为大顶B浪顶,或2009年11
   月高点形成B浪顶,C浪回调30%(上证跌幅1000点左右),维持2500-3500平台整理至下一个83个月周期之2010年8-12月,以时间换空间。
  83月周期出现的3478成为大顶B浪顶,或2009年11月高点形成B浪顶,C浪回调持续到下一个8 3个月周期之2010年8-12月,回调50%。二探1664。
相关的主题文章:


石碣:严检超标“辐射菜”确保供港蔬菜安全 -- 行业资

美国西北两州饮用水现微量核辐射物质 - 食品商务网

爱辉区“四带动”加快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08.牵着你的手

因为大多没发行过DVD
  Reply With Quote

Sponsored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