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 Single Post
Old 05-07-2011, 07:18 AM   #1
alicetrade1l
Commander In Chief
 
Join Date: Mar 2011
Posts: 2,505
alicetrade1l is on a distinguished road
Default 林:我感到造成当初这种情形是没措施的

,因为市场不好,现在如果用一个新人,他只会唱歌的话,是不可能生存的,必需要与经纪人签合约,这样才可以 拍电影、广告,否则真的是白签了,白做了。
  梁:现在唱片的年代也快停止了,因为大家都上网下载音乐。现在我们的花费音乐是按一首歌、一首歌来算的 ,但是以前唱片是一张一张卖的,专辑的概念没有了,那对唱片产业的影响可是太大了。
  谈“红”
  “张国荣演唱会一开就三十场,现在最红的歌星就十几场。张国荣辉煌时期唱片都卖得无比好。 ”
  南都:张国荣光辉时代唱片卖得十分好,现在还有没有再出现这样的情形?
  林:难啊!当前每个时期都是休想了。
  南都:那演唱会呢?
  林:一开就三十场,都没了!现在最红的(歌星)就十多少场。
  南都:那么当初表白音乐的情势是怎么样的呢?以前是演唱会啊,出专辑啊……
  林: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多了广告,从前没那么多广告歌,现在多了很多歌,莫名其妙地都是某一种产品的广 告歌,写的时候都不晓得是广告歌,和哪个广告搭配,比以前多了一种模式。
  谈“变”
  “如果没有广告主打,几乎每个歌星的主打歌都很难红。现在一首歌的寿命很短,红的歌没有从 前那么红。”
  南都:你自己写过这种类型的歌吗?
  林:许多啊。有一些唱片公司,差未几所有的主打歌都是广告,由一个产品来主打整首歌。这种景象我感到能 够说是从拂晓第一个开端的,黎明当时每一张专辑的主打歌都是一种广告,而且一分多钟、两分钟、三分钟的版本 都有,也都一个个版本试过。这样做威力很大,他被证实胜利之后,如果没有广告主打,简直每个歌星的主打歌都 很难红。
  梁:我是比较老派的人,在这一问题上,我仍然觉得听音乐是要配合以前听黑胶唱片的年代,但现在你从早到 晚看电视的时候,那些广告歌始终出、一直出,你到哪里都听得到那首歌,感到很不一样。
  林:我认为现在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不一样的处所是红的歌不够红,因为发片越来越多,市场萎缩,要生存下 去只能持续多出歌曲,一直地走这条路线,所以一首歌的寿命比较短,从头到尾听到的机会反而不是很多。(未完 待续)
  南方网讯 昨日(23日),本报刊出“香港·后巨星时光”系列报道的第二篇《张国荣后的香港乐坛》的上半部分,请到香 港著名填词人林夕和有名文明人梁文道,由他们道出一代人对张国荣的追思,更重新审阅张国荣和梅艳芳两位巨星 逝去后香港娱乐界的新人新景象。报道推出后,读者反映热闹,本日刊完访谈全文。
  林夕号称“香港填词第一人”,在香港乐坛的新人中,他看好陈奕迅、杨千病、梁汉文……他和梁文道都认为 像张国荣那样的巨星,永远不会再有了。但如果只是巨星,而不是像张国荣那样的巨星,一定还会出 现的!
  “现在呢,21世纪了,流行乐的听众越来越集中在年轻一代,所以很难再有这种红得铺天盖地 的巨星。”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你们认为今后还有机会再呈现像张国荣这样的巨星吗?
  林夕(以下简称“林”):我记得在张国荣的葬礼上,张学友说过,看来(再出现像张国荣这样的巨星)机会 不大。我自己则盼望坚持一种审慎乐观的立场,信任总会有好的新人出来。
  “我觉得还会有巨星,但不是像张国荣的那种巨星。就算红,也不会像张国荣当年那样红得铺天 盖地。”
  南都:梁文道,你怎么看当今香港娱乐圈的众多新人呢?
  梁文道(以下简称“梁”):我觉得还会有巨星,但不是像张国荣的那种巨星。比如说像我方才提到的某些人 ,他们可能只善于唱歌而不会演戏,或者只调演戏不懂唱歌,会分工比较细心,就算红,也不会像张国荣当年那样 红得铺天盖地。
  林:现在的明星要红成以前的巨星那样是很难的。以前,流行音乐的听众层面是比较广的,不是说只有买唱片 的人才听音乐。讲远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粤语电视剧主题曲最厉害的时候,从儿童、家庭主妇到高等常识 分子,10岁到50岁的人都会接触到这些歌曲,都能哼上几句,可是缓缓到20世纪80年代就不一样了,听众 层面变窄了,很多50岁的人不再听流行乐。现在呢,21世纪了,流行乐的听众越来越集中在年轻一代,所以很 难再有这种红得铺天盖地的巨星。不光是流行乐,电视的情况也是一样。从前,从10岁到50岁的香港观众都看 无线电视台,而现在,十几岁的少年都不看电视了,因为他们认为看电视是一种老土的行动。其实民众传布的事业 都面临这种境况,以前是播送,现在是窄播,市场变得越来越狭小,所以很难再有像张国荣这样的巨 星。
  梁:因为在香港,买唱片的人越来越年轻,online coach outlet,上了年事的人都不再买(风行乐)唱片了。
  林:也有例外的: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会买一些老歌颂片来听,因为他们不会用电脑、不懂下载音 乐。
  “走不同路线的歌星多了,市场就会逐渐分化,所以很难出现像张国荣那样风靡一时的巨星。”
  梁:因为目前的唱片市场层面很窄,都集中在年青听众身上,为了扩展市场,现在很多唱片公司都开始出这种 老唱片的集锦,把从前的老歌进行从新编排(林插话:都已经在做了),成果很赚钱。而现在的音乐作风也比以往 多,走不同路线的歌星多了,市场就会逐步分化,爱好某种类型歌的人,他就会锁定这品种型,不会跑去听别的类 型,所以很难出现像张国荣那样风行一时的巨星。
  南都:张国荣生前有没有跟你聊过,他在演戏、开演唱会和出专辑时心坎的感触?
  林:没聊过,但是每一次(他主演的)片子上映,他就会问我:“好看吗?好不好看?我觉得很好看!”他是 一个很有自负的人。
  “那是一个蠢才的时代,是一个岂但要有才干,还要有后天的努力和苦练才干够锋芒毕露的时代 。”
  南都:如果以一个一般观众/听众的目光来看张国荣那个时代,会不会特别缅怀那个能够产生如斯巨星的时代 ?
  梁:很难讲,因为那是一个天才的时代,是一个不但要有才华,还要有后天的努力和苦练能力够崭露头角的时 代。可以涌现这样的人,可能继续这种中国的艺人传统,那当然很厉害,但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去看 ,jimmy choo handbags,那未必是最好的行业发展模式。
  南都:现在有没有找到更好的新模式?
  梁:没有,我想大家还在找。
  南都:你心目中的理想模式是怎么样的?
  梁:我心目中没什么幻想模式,但能够想出一些赚钱的模式。因为在当今世界上,市场日趋一致化,娱乐产品 的制造方式和工业流程越来越靠近,越来越向好莱坞的模式聚拢。比方说韩国的艺人,很少有影视歌三栖的红星, 而唱某一种歌的人也不会容易改变他的歌路。我觉得未来全部中国市场都有可能走这样的路线。其实香港现在演戏 最好的几个人都不唱歌了,比如说像吴镇宇、刘青云。有的人虽然也唱歌却属于玩票性质,不会把这个当职业,像 黄秋生。如果自身的才华不够,却既要唱歌,又要演戏,就会比较勉强。举个例子,像杨千嬅,我觉得她很可恶, 但艺术才华并不拔尖,要统筹演戏和唱歌就很委曲了。她可能这一段时间会很受欢送、很红,但这不是让她终极成 为艺术家的途径。
  林:与张国荣不一样的是千嬅拍的都是喜剧,笑剧要亲近艺术的殿堂是比较难的。没有多少个周星驰,所以不 必从艺术家的方向来看。
  南都:你个人是比较偏爱杨千嬅的,所以……
  林:(笑)是啊,是啊!所以写得特别居心嘛!
  “刚才你问到有没有愿望再出一个张国荣时,我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历史是会连续的……至于张 国荣的接班人真的很难想到,但我相信一定会有的,看时间了。”
  南都:现在那些新人,你比较喜欢和谁配合呢?
  林:杨千嬅、陈奕迅、梁汉文……太多了。我是贪新念旧,一方面悼念从前的明星,另一方面也很喜欢很多新 人。
  南都:你认为香港乐坛中唱得比较好的新人有哪些?
  林:最好确当然是陈奕迅,无可质疑。因此刚才你问到有没有生机再出一个张国荣时,我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因为我觉得历史是会延续的,比如说李克勤被称为谭咏麟的接班人,而陈奕迅显然是延续张学友的歌路。至于张 国荣的接班人真的很难以想到,但我相信一定会有的,看时间了。
  南都:那梁文道看好哪个呢?
  梁:也是陈奕迅,此外还有梁汉文,他的歌也很好。他的上一张唱片真的很好。
  林:我刚想到,其实我们所说的接班人不必定在气质上濒临,可是巨星老是有的,好比说梅艳芳之后有王菲啊 ,王菲就跟梅艳芳的方法不一样,她不大拍戏,没梅艳芳那么全面,可是她本人的另一种气质,让人家觉得她就是 巨星。
  南都:山河代有秀士出。
  林:对,王菲红了之后就会有良多王菲的模拟者啊,会有新的巨星的,释怀,我们会尽力的!
  南都:这两年,有一些已沉静一段时间的歌星重新出来开演唱会,像罗大佑,还有“新瓶装旧酒”的“左麟右 李”——谭咏麟和李克勤,甚至现在又风传许冠杰要复出,你们如何对待这种现象?为何这几个跟张国荣几乎统一 时代的人又重新出来了?
  林:很简略,因为市场有需要。
  梁:买老歌唱片的人就是那个年纪的,他们最有消费才能又肯买唱片,所以这批老歌星就重新活 泼起来。
  林:我和梁文道的看法不同,我以为那些人有一点很奇异,他们不舍得买唱片,却舍得买演唱会 门票。
  “看过(罗大佑刚开的演唱会),很好看,感触万千……听到他那些国语歌,包括自己在音乐工场初期写的歌 ,我差点哭了。”
  南都:为什么?
  林:这个很难懂得,消费神理不一样。不同的娱乐。
  南都:罗大佑刚开的演唱会你看了没有?
  林:看过,很难看,感受万千。我给他打工,和他在音乐工厂曾共事三年,因而感想特别深。听到他那些国语 歌,包含自己在音乐工场初期写的歌,我差点哭了。
  南都:上次我跟查小欣聊过,她说二十年内不可能再出现巨星,对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看的?
  梁:如果说再有像梅艳芳、张国荣这样的巨星,那就是永远都不会有了,因为他们就是他们嘛!
  林:如果有的话他们也没有多大价值了!
  梁:对啊,所以他们是永远不再有的。但是如果只是巨星,而不是说像他们那样的巨星的话,二十年也太长了 吧,这谁敢讲啊!这个圈子的变化那么快。
  林:有一天市场有须要的话,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出现,时事造好汉!
  “对我来说,张国荣的离去象征着我写某种货色的机遇永远都不了……我很担忧假如有一天王菲也退休的话, 我将会有某一局部的东西不能施展出来。”
  南都:如果让你用一段话来总结张国荣,你会用什么样的话?
  林:对我来说,张国荣的离去意味着我写某种东西的机会永远都没有了,我很难阐明是哪一种东西,当时写作 的时候就像在一个没有边际、没有岸的海里游泳一样,这种休会在他逝去后就没有了。固然很多人也给了我这种自 在度,比方说我给陈奕迅写词,也是写得很放,可是跟张国荣是不一样的。由于有时候我们创作歌词也是看艺人来 创作,某些艺人会给我一种性命力,有这种生命力在,我就可以写出不同凡响的东西,这个人不在,那一部分的生 命就永远失去了。还有弥补的一点,我很担心如果有一天王菲也退休的话,我将会有某一部门的东西不能发挥出来 ,最好她不要那么快退休。
  南都:我看过一个报道说,实在你跟王菲的私家接触也不是很多,discount ferragamo shoes,但是你写她就很贴切。
  林:对啊。其实不光是王菲,shoes red wing,其余的人也有相似的情况,所以八卦是很主要的,一定要看娱乐版。真的,王菲那个时候离婚闹得很大,让我写 词时发生了很大的感触。
  南都:以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雌雄同体是林夕》。
  林:我一贯同意一个好的创作人就是雌雄同体。
  “梅艳芳是雌雄同体,张国荣也是,这两个人都是很特别的。20世纪80年代谭咏麟、张学友也很红,但他 们都是很正的。张国荣和梅艳芳两个人有一点邪气,艺人有邪气才好。”
  南都:咱们看到王菲跟张国荣,一男一女,都是你写得比拟好的。
  林:王菲和张国荣是写得最好的。梅艳芳我也写过,但很少。王菲是雌的,梅艳芳是雌雄同体,张国荣也是, 这两个人都是很特殊的。20世纪80年代谭咏麟、张学友也很红,但他们都是很正的。张国荣和梅艳芳两个人有 一点邪气,艺人有邪气才好。
  南都:而且他们两个人有一个特色就是又唱歌又演戏。
  林:现在很多人都有啊,可是在演技方面没有有到达那种水平的,他们两个都拿过影帝影后奖啊,现在哪有获 得这种成绩的歌星。
  梁:有,张学友演戏不错,但是他演配角比较多一点。
  林:演主角的人有的是,但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张国荣和梅艳芳)那种魅力。
  梁:然而我认为张学友演得很好。
  林:张学友也不是年轻一辈中演技最好的,在年轻一辈中唱和演都很有造诣的应当是郑秀文。
  梁:从听众或观众的角度去看,张国荣的分开意味着某种我们曾经有过的体验从此不会再有了。比如说他表演 的方式、唱歌的方式、舞蹈的样子容貌,以后再也没有了。
  “我觉得没有(同样的体验)才好,每一个时代要有不一样的东西才出色,我们不能请求一个时代继承反复上 一个时代。”
  林:我觉得没有才好,每一个时代要有不一样的东西才精彩,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时代继续重复上 一个时代。
  梁:对,人们喜欢说谁是谁的接班人,这种说法就不公正。
  南都:那么,香港乐坛今后将有什么变更?比喻说林夕,你填词会不会有转变?
  林:当然会变啊,而且每当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后就会刻意去改变词风,一来是因为自己思维会改变,看事件的 见解会改变,二是为不同的歌手写的词风格也就不同。我写词的时间比较长,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不同时 代冒出来的歌手有不同的气质,也会天然的改变。
  南都:最近有娱乐报道说你健康状态不太好?
  林:我得了焦急症,就是经常焦急,没什么大不了的。人轻易焦虑,要吃很多安息药才能睡觉。讲起来很轻松 ,讲下去就很伤感啊,这个没什么,还好吧。
  话已至此,大家都觉得再谈下去有些煞景致了。此时的林夕像一个阳光男孩,笑得很甜,时不断自动给我们倒 茶水、递烟灰缸,全然看不出一丝焦虑症的症状。这场对谈只能在彼此心灵愉悦的时候戛然而止。
alicetrade1l is offline   Reply With Quote

Sponsored Links